2015-10-10 16:20 作者:颜卫祥 点击次数:
暗物质在星系中的分布示意图
讯 据外媒消息,根据家的最新理论认为暗物质(Dark Matter)可均匀分布在星系内,并且东京大学领导的物理学家研究小组发现暗物质可能没那么奇特,他们认为暗物质粒子就像是介子类粒子行为。
宇宙物质中暗物质占总量的绝大多数,而且是无法被直接观测到,到目前为止,暗物质被认为不与任何物质发生相互作用,除了引力作用之外。虽然暗物质构成了宇宙物质的大多数,但我们对此了解知之甚少,最新的研究认为天文学家一直寻找的暗物质方式可能是错误的,该理论认为暗物质的行为就像是1930年代发现的亚原子粒子,我们称之为介子。
自从时间在宇宙中有了意义之后,暗物质被认为是无处不在的。研究人员在发现暗物质时确认,在宇宙中的一些星系,可产生更强大的引力控制,但是计算出的物质却又偏少,这导致了暗物质的发现。由于暗物质不发光,仅通过引力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,这是我们对暗物质的理解。
在过去,研究人员还认为暗物质代表的是一种奇异粒子,能够在不同维度上进出,东京大学领导的物理学家小组发现暗物质可能没那么奇特,他们认为暗物质粒子就像是介子类粒子行为。过去的理论认为暗物质聚集在星系中央,最新理论认为暗物质可均匀分布在星系内。
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认为,我们已经见过这样的粒子,新的理论预测暗物质能够进行自身的交互作用,并分布在星系或者整个星系群中。对此,科学家认为我们可能基于这点明白暗物质为什么存在,并影响后续对暗物质的搜索。
暗物质简介
暗物质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,不带电荷,不与电子发生干扰,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,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,但是数量庞大,因此它的总质量很大,它们代表了宇宙中84.5%的物质含量,其中人类可见的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10%不到(约5%)。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得到,但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,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。
暗物质存在的最早证据来源于对球状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。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、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、天文观测和膨胀宇宙论研究表明: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约70%的暗能量,5%的发光和不发光物体,5%的热暗物质和20%的冷暗物质组成。
新计算机模型:暗物质并非由重粒子组成。(简介内容来自:百度百科)
COPYRIGHT © 2002 南京驰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. 版权所有
苏ICP备15017390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602010070号
工商网监